糖倉開門!這天來到這個覺得還不錯的小景點『糖廍文化園區』,外頭有種真的甘蔗園喔,
榨蔗成汁~有早期糖廍的歷史發展,展區內也介紹蠻仔細。
糖廍文化園區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132之10號
電話: 02 2306 7975
營業時間:週二~週日10:00~17:00(週一休息)
交通:公車667、956於時報大樓站步行約三分
來萬華這麼多次,第一次知道有這個地方,就是『糖廍文化園區』,
展區內有台北糖廠的歷史,榨蔗成汁過程,整個糖業文化特展。
我們就「糖倉開門」開始進入參觀吧。
【甜蜜好滋味】
「講到糖是孩子們最期待的夢幻零食,尤其是早期民生比較貧乏的年代,
拿到糖嘴角總是上揚的。」
各式的糖果類,小時候真的會特愛吃糖果,
牛奶糖、棒棒糖,都是我兒時的最愛。
【甜的記憶】
「糖廍文化園區的成立,凝聚了在地社區的情感,園區的活絡與維護,
來自於居民對這片土地的關懷。」
甜的視覺文化記憶,一幅幅展示在牆面上~
每個人對於甜的記憶都不同,對於我是吃了心情會小好的那種XD。
這個可以動手拔拔看喔。
甘蔗被我拔起來了!!
從蔗到糖,現代化製糖過程,總共有十大過程到最後的成品包裝,
配合圖片解說,整個更清楚了。
製糖過程所產生的殘渣可以拿來做什麼?
可以翻翻看唷。
【粗糖製作流程】
這個是拼圖,這個太難拚了,
最後還是拚不起來,哈哈!
大大的草棚屋,這是什麼呢?
【古糖廍造糖工作一景】
看解說是:「草棚屋裡,前方的工人正搬運剛從蔗園採收回來的甘蔗,
後方工人接著將甘蔗放在兩個圓形的石轆之間壓榨,旁邊的工人則負責
鞭趕牛隻,讓牛持續拉著蔗車繩索繞圈行走,讓甘蔗從中間夾壓面榨出汁。」
等等外頭會有一個人跟一頭牛、石轆,後頭還種著真的甘蔗唷。
【糖倉‧光影】
「從凱達格蘭族散居北台灣的久遠年代開始,
蔗園早已在此地伸展」
留聲機,這是真的可以試聽喔。
園區展區豐富,如果好好仔細看,
真的會知道不少關於早期糖廍文化的發展歷史。
外面還有一台萬華糖廍的展示「糖業鐵路車輛」。
『糖廍文化園區』外頭環境空間不小,這天來沒什麼人,
所以整體很好走逛拍照喔。
這是真的蔗園喔,一根根甘蔗長得茂盛。
有人在拉牛,旁邊還有石轆,後面是蔗園,就很像剛剛介紹的草棚屋那樣喔。
這天看完『糖廍文化園區』覺得還不錯。
旁邊本來還有幾間展區,但都沒開,那邊區域規劃有點沒那完善,
如果好好規劃這邊,應該可以帶動人潮,不然感覺人有點沒進來到這邊阿,有點可惜!
糖廍文化園區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132之10號
電話: 02 2306 7975
營業時間:週二~週日10:00~17:00(週一休息)
交通:公車667、956於時報大樓站步行約三分